从教育走向人文——大学人文形态的思考
姚尧;范学君;
摘要(Abstract):
大学具有两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和人文形态。大学的物质形态表现为大学的硬件设施,如亭台楼阁、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宿舍等;大学的人文形态表现为较为抽象的软件配备,如大学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人的学术氛围、学生的学习气氛等。如今大学大多片面地追求物质形态上的提升,而忽视大学的灵魂——人文形态的追求。教育与人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形态;人文;教育本质;异化;回归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姚尧;范学君;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149,260.
- [2]刘艳侠.高等教育的“成人”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 [3]钱理群.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中国青年报,2012-05-03(3).
- [4]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
- [5]邬大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与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89,(4).
- [6]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4.
- [7]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J].教育研究,1998,(10).
- [8]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N].文汇报,2005-08-07.
- [9]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
- [10]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