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实践评述
蔡婉君;
摘要(Abstract):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蔡婉君;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 [8]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 [9]秦晓利.生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