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问题探析Predicament and Reconstruction: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刘红禄;
摘要(Abstract):
主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还存在着教育过程中"不参与"与"参与无效"、自教自律意识淡薄、创新意识淡薄、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等问题。需要从加强主体性教育,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辩证的双主体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采用交往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加强科研,提高教学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来实现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主体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庆市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研究”(CYS18165)
作者(Author): 刘红禄;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0-3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 [4]沈宝莲.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对策 [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
-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5-287.
-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 [7]魏巍.主体意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24-25.
- [8]乔雪艳.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