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的开阳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Evaluation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us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Kaiyang County by Building the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徐中春;黄渝茜;
摘要(Abstract):
目的:基于2013—2017年统计数据,对开阳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评价两者协调演变发展进程,以促进开阳县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方法: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五年间开阳县土地利用评价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0.08增长到0.40;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呈下降趋势,从0.30下降到0.25。(2)协调发展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0.30增长到0.54,从轻度失调发展为勉强协调。(3)协调发展度类型从初期的轻度失调衰退类转化为现在的勉强协调发展类,综合评价类型则是从轻度失调衰退类土地利用损益型演化到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结论:研究期间大部分年份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土地利用水平,两者之间发展不协调与不均衡已成为制约开阳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贵州开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630216);;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GDQN2018010);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5〕013号)
作者(Author): 徐中春;黄渝茜;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76-82.
- [2]张巨东,张凤荣,龚丹.试论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J].农村经济,2004(4):28-30.
- [3]刘凤朝,张博,刘源远,等.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评定: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25-30.
- [4]陈兴雷,李淑杰,郭忠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66-70+78.
- [5]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贵阳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 [6]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贵阳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 [7]于子涵.天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 [8]李发珍.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 [9]郭亚军,易平涛.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J].统计研究,2008(2):93-100.
- [10]马艳霞.土地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 [11]王枫,叶长盛.广州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 (3):238-242+246.
- [12]李边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 [13]王兰霞,李巍,王蕾.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J].地理研究,2009,28(4):1 001-1 010.
- [14]宋慧敏,薛亮.渭南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与评价[J].生态科学,2016,35(6):91-97.
- [15]高静.贵州喀斯特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