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核心目标、主要原则和实践路径“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Core Objective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金立畅
摘要(Abstract):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设定了筑牢政治认同与道德根基、统一专业认知与思政教育、推动价值判断与责任践行三重目标,并依此重构教学模式与师生角色。这些目标相互依存,共同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引领、有机融入、学生中心、多元评价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确保育人方向不偏航、内容不割裂、主体不失位、成效可衡量。基于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从操作层面破解转化难题:深化教师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锻造育人的主力军;系统开发与整合思政教学资源,构筑育人的资源库;构建协同联动的教学实施机制,编织育人的协同网;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闭环,驱动育人的优化轮。
关键词(KeyWords):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实施评价问题研究(2020SJB0587)
作者(Author): 金立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韩喜平,肖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能”与“不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131-134.
- [2]童建军,韦晓英.课程思政的“术”“学”“道”及其关系分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4(2):90-100.
- [3]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 [4]隽鸿飞.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术”与“道”[J].思想理论教育,2022(3):66-70.
- [5]王方,柴建,王燕妮.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难点、方法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122-127.
- [6]祁文博.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医学之维[J].江苏高教,2024(12):146-150.
- [7]王淑娉,查亮亮.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打开“传知”与“育人”理论症结[J].中国高等教育,2024(21):60-64.
- [8]陈志勇,叶桦畅,张笑钦.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1(4):34-38+65.
- [9]马怀德.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2(6):7-9+34.
- [10]崔丽丽,刘冬磊,张志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践行方向与保障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6):25-35.
- [11]蒲清平,何丽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09-114.
- [12]顾云湘.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承担多重角色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构造[J].江苏高教,2025(3):105-109.
- [13]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N].人民日报,2016-12-11(01).
- [14]盛庆辉,刘淑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审计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46-50.
- [15]余璐.课程思政实践评价的价值逻辑与行动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5):158-165.
- [16]李彦垒,刘承良.课程思政“全时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点[J].学术探索,2024(5):143-149.
- [17]程晓丹,齐鹏.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现状思考与体系重构[J].江苏高教,2023(7):91-95.
- [18]陈鹏,陈荣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139-145.
- [19]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5):74-78.
- [20]王莹.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与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5):144-150.
- [21]李腾子.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三个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5(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