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生态与环保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超越

    胡文君;部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各类生态思潮主体的关注热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念、主体、目标、实践层面上展现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足以证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系统性和可行性。通过对这四个层面超越的逻辑论证,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020年01期 v.33;No.17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司法案例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式探究

    胡桂林;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和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关于生态环境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出现了激增的态势,但以何种修复方式来应对不同类的生态环境损害,在方案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引,这就导致现实中一些有关生态环境破坏的判决得不到统一、有序地执行。值得肯定的是,尽管针对生态环境修复的修复方式还存在些许不足,实践中大部分法院在判决中都能在方案的指引下以较科学的方法来丰富生态环境的修复方式。基于此,通过对司法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力求探索出一条程序规范、科学有据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之路。

    2020年01期 v.33;No.17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森林生态补偿价值计量研究

    贵瑞洁;

    生态补偿主要解决公共产品在其消费和供给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即使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其前提是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价值。采用环境重置成本法作为计量生态补偿价值的方法,原因是该方法限制条件少、适用范围广。将需要补偿的价值细分为三层计量,由此计算的价值更为全面。以P市森林资源为例,运用环境重置成本法构建计量模型,核算出P市森林资源生态补偿价值为2 267 369.15万元。

    2020年01期 v.33;No.173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城建与园林

  • 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分析

    张晓燕;韩佳霖;刘思琴;

    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规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结合相关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其规律。研究发现:(1)2000年以前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的耦合发展,2000年以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拮抗耦合末期以及磨合耦合前期。(2)近30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市化水平处于稳定上升期,其中,1995年以前城市化水平发展较慢,1995年以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快,主要以人口、社会经济非农化的演进为特征;生态环境也处于波动期,2000年前起伏程度大,以后整体上处于稳定上升阶段。(3)整体上,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2020年01期 v.33;No.173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工科院校公共空间功能需求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钱凤德;丁娜;王者;钱佳伟;王佳丽;张志安;

    为提高高校公共空间的综合质量与利用率,以问卷调研为工具,结合深度访谈梳理出高校学生对校园公共空间的诸多需求。运用统计学方法在新建高校公共空间必要性与空间功能需求之间做综合分析。经双变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校园公共空间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休息、聊天、娱乐资讯、组织社团、参加社团、工作资讯及结交朋友"等七个方面。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只有"休息、聊天及参加社团活动"与新建校园公共空间必要性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2020年01期 v.33;No.17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林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探索——以合肥市长丰县为例

    唐一琴;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根据农户需求,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户能力,补齐短板克服发展局限,创建多种形式利益链条,使小农户向组织化经营的方向良性发展。

    2020年01期 v.33;No.17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农产品多元化策略研究——以褚橙系列产品为例

    肖本红;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们对生活需求的层次也在转变和提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以褚橙为例,对产品多元化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农产品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实行多元化策略提供对策和建议。

    2020年01期 v.33;No.173 22-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应用技术

  • 山区喀斯特地貌大跨高墩超深桩基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陈宽;刘帮;陈建光;付皓;王应鹏;肖遥;

    "十三五"规划正逐步接近尾声,贵州"678"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山区喀斯特地貌原本制约着贵州的发展,如今正是这复杂的地形地貌让贵州桥梁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垫脚石。在沟壑纵横的山峦之间施工桩基,导致大型机具无法进入施工工点,人工挖孔成为了桩基施工最便捷的施工工艺。以贵州某高速公路大跨高墩桥梁桩基施工为背景,展开对超深桩基人工挖孔的施工技术研究,为贵州山区喀斯特地貌大跨高墩超深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33;No.173 25-2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场地平整土方计算中的实践应用

    王守钱;刘帮;陈建光;刘建军;付皓;张凌国;

    场地平整,是指通过挖高填低,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采用传统方格网法分块计算的方式比较繁琐且难以精确计量。而采用BIM技术则可以做到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通过列举一工程实例介绍利用BIM技术快速精确地计算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原理,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的优势。利用BIM技术为解决工程项目实践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高效解决方式。

    2020年01期 v.33;No.17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文化与旅游

  • 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

    余聿莹;

    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布情况直接反映了民族非遗的地区传承情况和保护态势。如何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实现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情况,探讨影响空间分布的理论依据,分析其空间分布反映出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2020年01期 v.33;No.17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差评的景区负面形象研究——以大连老虎滩景区为例

    苏玉珍;宋书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评价愈加影响旅游者决策,同时对旅游景区形象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网络差评对旅游景区负面形象进行研究。搜集携程网326条差评作为研究样本,通过ROST软件对其进行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老虎滩景区问题集中于四个方面:旅游活动、景区资源、景区服务与管理,以及景区设施与环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老虎滩景区发展对策与建议,为今后老虎滩景区形象的提升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33;No.17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照片分析法在旅游形象中的研究进展——基于济南游记照片的分析

    蘧海伦;胡俊青;

    照片分析法属于内容分析法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回顾照片分析法在旅游形象相关研究的进展,并以网络游记中有关济南市的照片为例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研究。期望更多的人了解照片分析法,并应用在旅游研究的诸多领域中。

    2020年01期 v.33;No.17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市夜间旅游开发研究

    韩飞燕;

    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分析太原发展夜间旅游的必要性,梳理出太原夜间旅游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太原现有夜间旅游发展环境以及其不足之处的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太原夜间旅游开发的对策。

    2020年01期 v.33;No.173 43-4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对苏州英文旅游话语的生态语言学分析

    楼毅;

    以生态语言学为框架,从词汇、语法、修辞等层面分析孤独星球苏州网页和苏州旅游资讯网英文版中有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苏州的评价系统。研究发现,两个网站的旅游话语都对苏州的自然、人文生态和苏州园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生态观建立了积极的评价模式,通过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传达生态整体主义理念,并构建"以慢胜快""以小胜大""名气小但体验好"等替代性评价模式以鼓励生态旅行行为,两套旅游话语都是生态有益性话语,评价手段和评价模式值得推广。

    2020年01期 v.33;No.17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营与管理

  • 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贠丁一;

    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现阶段基金运营面临的问题及困境。从基金运营的收益性、安全性、保障性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赋值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了分配。指出,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绩效,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性基金运营平台,并改革社保基金理事会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外部评审机制,同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以及充实基金来源。

    2020年01期 v.33;No.17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供需均衡视角下兰州牛肉面的营销现状调查与分析

    赵爱婷;刘雨竹;

    兰州牛肉面作为有代表性的中式营养快餐之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其行业规模、管理水平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对兰州牛肉面经营状况和消费者对牛肉面感知度的调查研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兰州市牛肉面在营销方面的市场现状。同时,从供需均衡角度探讨兰州牛肉面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及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

    2020年01期 v.33;No.17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边境口岸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

    李雅旭;阮萍;李百岁;

    借助CiteSpace和Excel软件,选取1990—2018年WOS核心合集和CNKI的中文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文献,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等对边境口岸研究热点领域与发展动态进行梳理。结果显示:(1)1990年以来,边境口岸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边境口岸研究的刊文量在波动中增长,国家政策和现实需求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边境口岸的蓬勃发展,多元化与多学科交叉性研究趋势明显;(2)边境口岸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研究热点,说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边境口岸研究的发展;(3)计量模型、物理模型、3S技术、地理空间可视化等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地理学跨学科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技术支持。

    2020年01期 v.33;No.173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实践探索

  •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的实证研究(1978—2018)

    缪珊珊;朱雪梅;

    为研究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1978—2018年经济增长与失业情况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出缺口与失业偏移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不符合奥肯定律所揭示的规律,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政府应从国情出发,发挥好主导作用,采取适当政策,切实解决高增长与高失业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同步发展,发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2020年01期 v.33;No.173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政务服务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态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

    翟利沙;

    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50—2019年4月知网数据库的1 886篇政务服务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展现政务服务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及演进态势,从而绘制政务服务研究的知识图谱。据此归纳政务服务研究的热点主题与研究趋势,并根据可视化软件的突现图梳理网络化、透明化、科学化及服务化的研究趋势。从研究现状、研究主题及未来研究趋势得出结论:未来的研究仍需扎根实践,深度挖掘其本质属性,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

    2020年01期 v.33;No.17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肖继琴;陈燕;

    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医养结合模式应运而生,旨在解决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在医养结合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学者们对社会工作介入其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困境和问题,以及针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但相关研究还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研究质量不高;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研究具有地域局限性,缺少全国性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不够广泛,多为实证研究,以案例分析法为主,且大部分论述较为浅显,一般性理论升华较少,缺乏理论性系统研究。

    2020年01期 v.33;No.173 69-7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思考——以吕梁市柳林县为例

    王小芳;李亚军;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分析吕梁市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状。柳林县在整治饮用水、绿化和村容村貌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都得益于县政府统筹规划、挖掘文化底蕴和强化监督。但煤炭污染、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处理方式粗放仍是困扰美丽乡村建设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环保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含量过低、缺乏严格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农村环保资金投入过少。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创新农村人才引进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拓宽环境整治的融资渠道,以此来推动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治理。

    2020年01期 v.33;No.173 72-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

    张杨;芮全全;柳书常;郑玮锋;

    "空心村"由于其人口松散、土地荒芜、老龄化加剧、乡俗渐失等突出问题,以及闲置宅基地多、生态基质好、投资成本小、政府支持力度大等突出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关注重点。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探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振兴空心村的实现条件、优势和挑战等问题研究发现,该模式对空心村资源、养老者素质、投资方实力和政府配合等参与方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该模式一方面具有多方共赢、风险共摊、成本低、效益高、可复制性强等优点,对我国的空心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农村土地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准入门槛高、客源招募困难、多方协调管理困难、资金周转周期长、缺乏配套服务等挑战。

    2020年01期 v.33;No.17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法治研究

  • 无因管理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分析

    孙毅;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一条,无因管理人有权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但法律并不承认管理人对此享有报酬请求权,造成无因管理人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的现象。为平衡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激励更多人去从事社会所期许的行为,应肯定无因管理人对管理事务享有报酬请求权的存在。依无因管理人是否提供了职业性质的管理服务的不同,可在报酬请求的数额上有所差异,但据此否定非职业人士无因管理的报酬请求权并不合理。

    2020年01期 v.33;No.17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民事紧急避险司法认定之问题研究

    纪坤;

    我国的民事紧急避险,作为法定正当化事由之一,在部门法中早有规定,学者们也对其进行过理论研究。但在司法认定过程中,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适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司法认定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没有明确的构成要件体系,与见义勇为的交叉认定,以及同案不同判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基于民事紧急避险司法认定中所面临的困境,明确民事紧急避险的制度边界,建立统一的构成要件适用标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2020年01期 v.33;No.17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视角

    陈旭阳;艾娟;

    《侵权责任法》未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实务中法官在适用时对各考察因素的权重比例及适用逻辑也未释明,法官在定项赔偿数额时缺少可参照的计量规范的指引。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中涉及的考察因素予以分析,运用统计知识构建出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模式。

    2020年01期 v.33;No.173 86-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刘娉;

    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旨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监督机制,遏制大股东操纵下的内部人控制,最终达到增强董事会独立性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独立董事的作用也未充分发挥。阐述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解决我国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监督失灵的现象,进一步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管作用。

    2020年01期 v.33;No.173 89-9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TRIPS到CPTTP: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

    潘淑贞;

    通过比较法以及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对比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气味商标的法律规定,一些气味商标案例中的法律问题,中国是否应将气味商标纳入商标法的保护范围。研究认为,气味商标应纳入我国《商标法》的保护范围,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变气味商标在我国法律保护空白的现状。

    2020年01期 v.33;No.17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我国MPA实践性教育逻辑:偏离与回归

    郭峻;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人员在职学历提升主渠道,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也存在实践教学功能弱化、培养模式学术化倾向,偏离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鉴于此,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阐明实践教学的本质属性,罗列其形式化的具体表征,提出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地合作、提升学员实践认知能力等应对策略,学思践行,立德树人,引导MPA教育回归实践性本质,以完善我国公务人员在职培训机制。

    2020年01期 v.33;No.17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统本科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章招坤;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驱动,是传统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在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当前,传统本科师范院校存在着师范生素质较高,但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基础学科师资较强,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多样,但与专业教育融合有限等情况。要改变这一局面,需从提高师范生意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等方面来推动本科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2020年01期 v.33;No.173 99-10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实训助理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张震;杨静波;鲜学丰;孙逊;颜娟;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当前高职院校中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因素,高职院校实行实训助理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优势以及举措,探索实践学生高质量参与实验室开放的自主管理模式,以期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开放及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2020年01期 v.33;No.173 101-10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

    余晓玲;谭毅;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以广东某大学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状况调研数据为基础,从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出发,概括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特征,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形式、深化党员教育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

    2020年01期 v.33;No.173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困境与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问题探析

    刘红禄;

    主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还存在着教育过程中"不参与"与"参与无效"、自教自律意识淡薄、创新意识淡薄、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等问题。需要从加强主体性教育,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辩证的双主体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采用交往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加强科研,提高教学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来实现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2020年01期 v.33;No.173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

    周巾裕;周重臣;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在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对500名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及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在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时间管理能力能有效地改善农民工子女的网络成瘾状况。

    2020年01期 v.33;No.17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旅游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沈亚飞;马莉慧;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学生的行业内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为弄清旅游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国内6所高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除大一外的34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学生个人、学校、社会和重要他人这4个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并对各因素和专业认同的相关关系作出假设,运用SPSS22.0作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假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旅游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而强化其在旅游业内就业的择业意向,缓解旅游行业人才流失的状况。

    2020年01期 v.33;No.17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理工科实验类信息化课程的系统性开发

    姚绍岩;

    探索理工科实验类信息化课程系统性开发的流程。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炼教学内容,让学生全程真实地领略实验教学过程,从而完整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为信息化服务一线教学探索出高端的解决方案。

    2020年01期 v.33;No.17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郑佳锋;刘艳霞;

    通过对近几年大气科学专业"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着学生基础不扎实、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有漏洞、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科基础设施更新较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课程建设建议,以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2020年01期 v.33;No.17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丽娜;

    "食品加工技术"是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传统实验教学基本上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分析"食品加工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食品加工技术"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020年01期 v.33;No.17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陈逸凡;陆潇晓;鲍亮;元勇军;裴浪;白王峰;吴诗婷;张怀伟;

    "计算材料学"是沟通材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桥梁,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把"利器"。因此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材料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2020年01期 v.33;No.17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社会统计学”混合式教学研究

    张雪伍;李艳平;

    传统形式的"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正面临课时紧张、师生互动不足、难以兼顾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困境。故此,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构建"社会统计学"混合式教学方案。首先,重构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学生基于移动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其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完成知识内化;最后,开展教学评价,构建教学活动闭环,实现教学活动持续改进优化。混合式教学叠加科学的过程性课程考核方案,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0年01期 v.33;No.173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的调查结果分析

    霍倩倩;

    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加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深入调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模式,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020年01期 v.33;No.173 133-137+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育逻辑

    吴浩;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支撑,在提升教育对象思想认知、引领正确价值选择、凝聚道德情感共识、规范良好道德行为等方面彰显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功能,并与教育任务、过程和目标形成了深切回应。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之育人功能,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悟和审美能力,完善道德人格,增强其对美的主动认知、自觉感悟,进而促进行为实践转化,需配合美育工作加以开展。为此,要紧密关注思政课教学与美育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厘清二者间深层的逻辑关系,通过各方相关要素的嵌入配合发挥合力,在此基础上寻求路径突破的共鸣点,使双方配合既具有理论依据,又体现实践遵循,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价值回归。

    2020年01期 v.33;No.173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综述

    冯慧雅;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学术界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概念一直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具体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也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教学方法、主体和环境等方面。

    2020年01期 v.33;No.17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中词块的使用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司园园;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词块的运用能力通常被认为是地道语言产出,是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对于词块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方法,基于两个语料库:CEPTC(Chinese 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 Thesis Corpus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语料库)和ENJAC(English Native Journal Articles Corpus英语本族语期刊文章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的四词词块使用情况,发现两者在对四词词块的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

    2020年01期 v.33;No.173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形成性反馈对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彭翩翩;李丹;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形成性反馈对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性反馈对学生选题、研究设计、撰写三个阶段的自我效能感均产生显著影响。教师、助教、同伴反馈均在选题、研究设计、撰写三个阶段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2020年01期 v.33;No.173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意象图式视阈下介词的习得研究——以英语介词over为例

    周紫荆;

    在意象图式视阈下对介词的习得进行研究。根据Lakoff的意象图式理论,对介词over的多义现象进行具象化的分析,并拓展出介词over在不同认知域下的不同词义,表明英语介词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并能帮助学生在理解原型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进行词汇认知域的拓展,有助于学习者对介词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发现,意象图式法能够将抽象的介词具体化,有效解决学生对英语介词词义理解不到位及词义记忆不完整等问题,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020年01期 v.33;No.173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混合式教学在听障生羽毛球课的应用研究——以绥化学院为个例

    冯其斌;唐敏;张鸿飞;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听障生羽毛球课中应用混合式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羽毛球技术明显高于实验前;实验班羽毛球技术明显好于对照班;除杀球技术外,实验班比赛实战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比常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2020年01期 v.33;No.17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由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单月底出版。办刊宗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生态领域专业研究成果和教育研究成果,为我国实现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宏伟战略构想服务。主要栏目:生态与环保、城建与园林、农林研究、应用技术、文化与旅游、经营与管理、实践探索、法治研究、教育管理、教学研究。

    2020年01期 v.33;No.17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指南

    <正>为提高期刊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结合本刊实际,特请来稿作者注意以下要求:1.文稿内容要有理论性、前瞻性,有学术及实践价值。正文一般为2版4 200~4 500字符;3版6 700~7 000字符;4版9 200~9 500字符。2.所有文稿请以Word文档(A4)形式发送至编辑部电子信箱:hljsgxb@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第一作者姓名、论文题目。3.文稿书写格式:题目、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省份、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以上项目均需译成英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

    2020年01期 v.33;No.17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