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静;庄悦明;
大学章程是伴随着大学自治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其本质就是统领大学规章制度的"宪法",是保证大学在新时期办学独立性的纲领性文件。从公立大学的角度,分析与大学章程制定权有关的问题,指出目前我国公立大学在章程制定权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2012年06期 v.25;No.13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丽燕;
我国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对于节约资源、调整人员合理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独立学院面临的困境,以期引发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2012年06期 v.25;No.130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琼娥;
随着高校收费标准提高,学费已成为每个家庭的负担,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更是如此。高昂的学费和贫困生界定的特殊性、勤工俭学岗位缺乏等,都是贫困生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分析讨论民办高校贫困生现状及民办高校的资助体系建设。
2012年06期 v.25;No.130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悦;王蕊;
青年教师是保证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由于高校师资的缺口,许多学校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入职培训直接走上讲台,导致青年教师工作盲从、压力大,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当前,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积极引导,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因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的建设者。
2012年06期 v.25;No.130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之波;叶灵珍;
以方法论研究的视角,把握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如何辩证地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公、反腐败形势、用工荒与就业难等问题。将"七个怎么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有机融合,提高思政课程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2012年06期 v.25;No.13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洪俊;
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的育人目标相同,成为二者一体化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的互补性,成为二者一体化的条件。加强高职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可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相关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优化日常行为管理,从而实现二者一体化。
2012年06期 v.25;No.13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刚;
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进行探析,研究了无为而治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得出三点启示:启示一,教育者的无为成就了学生的有为;启示二,学生谦恭自然,怡然天成;启示三,顺其自然,还生命以纯洁。
2012年06期 v.25;No.13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志斌;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既是高职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2012年06期 v.25;No.130 78-7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军华;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致使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更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须协调运转,并且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启发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识。
2012年06期 v.25;No.130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香敏;
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创新能力薄弱、适应周期过长、专业面偏窄、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师成为高校工程教育中改革的重点,这需要政府、企业、高校联起手来创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
2012年06期 v.25;No.130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妍;
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业问题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以及人才培养预期效果等方面。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06期 v.25;No.130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娟;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它融经营战略、财务管理、企业物流等知识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训课程。ERP沙盘模拟课程引入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后,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多年从事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从课程特点出发重点解读教师在教学中的全新角色定位。
2012年06期 v.25;No.130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丽芝;李天霞;杨迪;
改革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近几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旅游管理课程模式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几方面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训室为基础,校企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2年06期 v.25;No.13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伯臣;丁岚峰;姜旭德;包玉清;刘宇峰;梁运霞;王伟;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制药技术类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整合和优化,是当前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依据职业岗位群论述了制药技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搭建了主干课程平台,优化了主干课程的设计,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尝试研究和实践探索。
2012年06期 v.25;No.13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志成;李锐;周凌;兰清群;
围绕以"岗位导向,学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职业岗位、技能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2012年06期 v.25;No.130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守伟;吴凤芝;高庆玉;
在分析建设《设施园艺学》课程试题库意义的基础上,探讨试题库的命题原则,阐述构建试题库的具体方法,并对试题库建设的内容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2012年06期 v.25;No.130 94-9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善生;苏桂花;谢恩倍;何元强;禤美琦;覃连红;王华生;
为了改变与教学改革不适应的教学模式,探索既能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探析了在植物病害防治课程中如何实施"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供各兄弟院校广大师生参考使用。
2012年06期 v.25;No.13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褚洋洋;王莹;隋春光;
阐述食品专业《农产品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总体设计安排和教学实施流程等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农产品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
2012年06期 v.25;No.130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云玲;
从更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合理考评机制等方面探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2012年06期 v.25;No.130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宇洁;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宽泛、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层次差异明显、实习实践基地缺乏和师资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出具体措施,为专业教学及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06期 v.25;No.130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彦文;姬文杰;申思;李娜;于坤;
课程实训环节是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手段。本实训环节实践内容的设置是在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和分岗位实训的基础上,在学生毕业前所进行的财务会计综合技能的强化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实践技能,以便毕业后尽快进入岗位角色,成为合格的高端技能型管理人才。
2012年06期 v.25;No.130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雷;柴金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市场营销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建设实验教学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实训教学平台以强化实践能力;拓展创新创业教学平台以提升竞争能力。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需建立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2012年06期 v.25;No.130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葛书环;杨凤义;
创业型大学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理性选择。以《经济法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施为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提高师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建设创业型大学提供实践支持。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国权;陈贵军;
在课堂上开展函数y=Asin(ωx+φ)图像的教学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供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兴萍;
对目前高职数学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发展高职数学的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影洲;
在《绿色化学》课程开展互动式学习,根据教学节点确立适当的问题,即从确立热点问题让学生动在教学热点上,确立教学重点问题让学生动在教学重点上,确立教学疑点问题让学生动在教学疑点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在高职层次教学中通过互动式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同样必要,教学效果较传统方法显著。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海霞;
从分析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水平的因素出发,通过对外在因素和教师内在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水平的对策。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娅娜;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实验对他们英语学习的影响,探讨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
2012年06期 v.25;No.130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红波;
进行项目学习模式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项目学习对大学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语言习得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
2012年06期 v.25;No.130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靖;
从主体角度,需求分为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将需求分析看成是为实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展开的体现优先级别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商务英语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出既具有创新能力,又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2012年06期 v.25;No.130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培培;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忽略了对英语口语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任务型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2012年06期 v.25;No.130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呼枫;
就目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英语的特点,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和对策研究,使第二课堂能够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2012年06期 v.25;No.130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春燕;
阅读能力是俄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是获取俄语知识的源泉。提高俄语阅读能力对培养学生俄语听、说、写的能力起着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俄语阅读技巧,提高俄语阅读能力,尤其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俄语阅读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6期 v.25;No.130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新;
围绕会计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阐述建设会计文化对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意义,提出完善课程体系、以人文本、弘扬会计精神的要求,以期以会计文化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2年06期 v.25;No.130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娟;
针对舞蹈课程的艺术特性,结合新课标纲要的要求,联系教学实践,阐述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精要、活泼、文雅、优美,充分发挥舞蹈教学的审美价值。
2012年06期 v.25;No.130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丹;
图书馆是文献保存和借阅等过程中都与人发生密切关系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每天都有大量的读者流动。而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对人的伤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既是对读者和图书馆人的爱护与关怀,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体现与责任。
2012年06期 v.25;No.130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慧芳;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区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联合目录数据库、馆际互借平台、参考咨询平台、异构跨库检索系统和特色数据库等的建立,构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需解决经费、标准规范、知识产权、人才和安全等主要问题。
2012年06期 v.25;No.13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富春凯;
总结分析学术不端检测中遇到的几种特殊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2012年06期 v.25;No.130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丹;华亮;
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外两篇研究网络谣言传播的论文,从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介绍中外学界对于网络谣言传播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展望。
2012年06期 v.25;No.130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邢心乐;
《雪国》中的叶子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充满了神秘色彩,作品中对于她的着墨并不多,但是全篇却是以叶子的出场为开始,又以叶子的死去为结尾。她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中叶子的形象是凄美的,她是一种非现实美的存在。作品的结尾,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丧失了性命,她的死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作品中处处预示着叶子的这一死亡命运的必然性。
2012年06期 v.25;No.130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0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洁瑕;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分析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指出马拉德太太的内心变化是"本我"和"超我"的斗争;同时指出,精神分析文论用来解读文学作品虽然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2年06期 v.25;No.130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向辉;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钧瓷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英语翻译的促进。引入动态系统理论深层次分析英语翻译对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简要对策以期为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2012年06期 v.25;No.130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厚情;江英;
中西意象之间的互译问题一直是人们争鸣的话题,它们相互释名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总是相同。另一方面,中西相通的意象却使用不同的名称,即相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名称。要辨清中西意象互译中的问题,就要从辨"名称"和"实事"两方面探究意象的内涵与外延,使中西意象互译时更接近客观。
2012年06期 v.25;No.130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江;
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通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公益广告语篇是如何达到对公共意识的唤醒,探讨语用原则对公益广告唤醒公共意识的指导作用。
2012年06期 v.25;No.130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敏;
基于经典翻译理论和主流翻译学说,探讨翻译标准问题,对英汉互译的标准实施了探究性设计,提出三种新型的、合理的、优化的翻译标准,为翻译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2012年06期 v.25;No.130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红娅;何丰;
日语中有许多难以区分的类义语,表示推断的「らしい」和「ようだ」就是这类词。分析「らしい」和「ようだ」区别于其他推断助动词的意义共性以及两者之间的个性差异,并得出如下结论:「らしい」和「ようだ」区别于其他推量助动词的意义共性就是实证性判断。两者的不同点在于「らしい」表示的实证性判断具有推论现场性特征,而「ようだ」直接描述与观察密切相关的事物的样态,没有追加推论的余地。「らしい」具有传闻用法,而「ようだ」没有传闻用法。
2012年06期 v.25;No.130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纯琼;
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中华谚语和日本谚语均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言简意赅、结构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日汉谚语互译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原文的意境和形式,还要注意谚语的翻译方法,尤其需要谨慎处理谚语增补法问题。从分析谚语的特征及日汉谚语的对应与非对应之处着手,重点探讨不对应时的日汉互译增补法,以加深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掌握谚语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2012年06期 v.25;No.130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琪;
语言的功能旨在交流。翻译作为沟通的一种手段,几乎伴随着语言同时而生,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翻译的侧重点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翻译的语义传递功能在促进人类的进步与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及重要性。
2012年06期 v.25;No.13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